首届敦煌文博会上,群贤毕至,珍品云集。
一场丝绸之路文化盛宴在这里上演。4个展区、33个专题、国内外8000余件珍品,在占地3.6万平方米的文化年展上,来自60多个国家和国内15个省区市的文物精品、艺术大师作品、非遗产品、当代文化创意等展品纷纷亮相,涵盖了历史文物、美术摄影、创意设计、动漫制作、非遗保护、图书发行、瓷器烧制以及我国航空航天技术成果等10余个品类,堪称当代丝路上的“万国博览会”。
在中国展区,一幅铺展开来的明代手绘丝绸之路地图吸引了观众的目光。绘制于明代中叶的这幅地图,宽0.59米,长30.12米,描绘了从明朝边关嘉峪关到天方的211个地点,涉及欧、亚、非三大洲10多个国家和地区,堪称“中世纪世界地图”。
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在大漠戈壁上“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在汪洋大海中“云帆高张,昼夜星驰”,为“一带一路”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记忆。在“海丝记忆——海上丝绸之路侨批珍品”展区,观众可以看到海上丝绸之路船模、克拉克瓷器、华侨生活和工作用品文物等多种展品,充分了解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国航海、海上贸易事业的杰出贡献。
“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内13个省区市此次也纷纷携馆藏精品文物参展。其中包括了内蒙古博物院的镇馆之宝鹰顶金冠饰、山西出土的鎏金童子葡萄纹高足杯、宁夏出土的鎏金银瓶、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贵霜钱币、新疆出土的黑人百戏俑、四川博物院收藏的鎏金宝生佛铜坐像、西藏博物馆收藏的吐蕃时期贝叶经《八千诵》、云南省博物馆收藏的四牛骑士筒形贮贝器等等。除此之外,甘肃省的重量级文物铜奔马、五重舍利宝函、唐三彩骑马俑等也悉数亮相文化年展。据了解,中国展区70%以上为文物级展品。
近现代以来,在中西文化的碰撞、新旧思想的动荡中,中国美术界呈现出百家争鸣、群星璀璨的繁荣景象。在文化年展上,荣宝斋遴选出约40件名家书画精品,如李可染的《万山红遍》、齐白石的《寿桃》、张大千的《雪衣女》、徐悲鸿的《奔马》以及潘天寿、吴作人、黄宾虹、吴昌硕、黄胄、傅抱石等中国近现代大师画作,令人大饱眼福。荣宝斋的工作人员还通过现场制作的方式,向中外嘉宾展现中国木版水印的独特技艺。
作为沟通中西的桥梁,丝绸之路并不只是一条贸易之路,也是沿途各国政治文化交流的通道。得益于陆海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声、舟楫相望,东西方不同的文明在融通中交相辉映,共同实现繁荣进步。
法国是首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的主宾国。“文明之旅·魅力法国”展区以全景的形式,立体呈现了法国的历史、艺术、建筑、城市、美食等人文图景以及与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
记者看到,一组14片的中国风格半弧形搪瓷板吸引了观众好奇的目光。它们是1855年巴黎世博会上获奖的塔拉博·博索恩·罗杰丝绸干燥器上的装饰板,由法国艺术家安托万·沃隆绘制而成。图案以短剧的形式描绘了中国蚕丝业传统的步骤,包括种桑、养蚕、绞丝、纺织。有的板子上还印制了法国里昂市的市徽。据了解,法国的纺织技术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通过古丝绸之路传播到欧洲的面料。这些图像将工业革命和中国传承千年的制造业结合在一起,丝绸之路的意义在里昂织造业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在“艺术的回响”板块,集中呈现了从17世纪中期开始法国艺术充满活力的全盛时期。展览中包括美术大师毕加索的陶瓷画和德拉克洛瓦《希俄岛大屠杀》草稿等。“艺术的回响”展品负责人、无界艺术创始人杨好告诉记者,“艺术无国界,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寻根觅源对每一个人而言,都是与文明的紧密对话”。法国驻华大使顾山在布展词中说,丝绸之路曾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欧洲艺术诗赋、语言和精神上的想象力。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她让法国与中国和中亚地区开展了对话。可以说,如果没有丝绸之路,法国的文化可能不会是今天的形态。
在国际展区,还设置了“四海一家”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艺术精品、“意会中国”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油画精品、“文明交响”中埃当代艺术、“世·象”中意当代艺术等多个专题展。
在这些专题展上,观众可以欣赏到埃及娜芙提提半身像、墨西哥乌斯马尔古城的面具、柬埔寨飞天女神舞蹈铜器、印度巴布亚传统木屋模型、尼日利亚贝宁女王铜质头像、尼泊尔尺尊公主面具像等国际一流展品。此外,还有来自意大利、德国、希腊、伊朗、阿曼、黎巴嫩、叙利亚、亚美尼亚等丝路沿线国家的艺术作品……置身于浩瀚的世界文化之海,徜徉于奇妙的异域风情,欣赏缤纷的民族艺术,观众充分感受到了世界多元、包容文化的魅力。
以文化回溯历史,以展览见证友谊。在敦煌这个四大文明汇聚之地,东方与西方、古代与现代正在交融中重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