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贺延碛戈壁从甘肃瓜州阿育王寺向西一直延伸到白墩子,大约120公里,沿途遍布砾石戈壁、雅丹、盐碱地、丘陵、河床和沙漠,环境极为恶劣。1879年,俄罗斯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到此旅行,游记中写道:
大碛直径110公里,海拔1600米,为波状平原,到处是高台,像塔一样的黄土悬崖,土壤掺着沙砾的卵石覆盖着,戈壁中既没有植物,也没有动物,甚至连蜥蜴和昆虫也没有,白天地面灼热,笼罩着一层像充满烟雾的浑浊空气,一路上到处可以看见骡马和骆驼的骨头,呈现出一片十分可怕的现象。
除了路途艰险,莫贺延碛还极具文化内涵和精神象征意义。大约在1300多年前,玄奘法师前往天竺取经时曾取道此处,九死一生。此外,这里还是丝绸古道的重要路段,一路上分布着阿育王寺、瓜洲古城、锁阳城、大墓子母阙等历史文化遗迹。过去的十多年里,近万商界精英徒步走过莫贺延碛戈壁,留下了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
戈壁滩上的商界军校队伍
22日中午,部分C队队员在徒步途中合影
海闻院长带C队出征
欧阳良宜教授带领A/B队出征
大约在晚上七点半,随着C队50多人集体冲向终点,北大汇丰完成当天的赛程。当天晚上,A、B队在破城子营地露宿,C队回到市区休息。A队是各院校正式参赛队伍,肩负着比赛的重任,B队负责为A队提供后勤保障,C队则为各院校储备队伍。根据大赛的规则,A、B队要走完全程120多公里,而C队走完第一天30多公里即可。戈11期间,C队还参访了敦煌博物馆、敦煌古城、莫高窟等名胜古迹。
对A、B队来说,23日比赛才正式开始。五点多,北大汇丰A、B队的队员们就陆续起床,开始收拾帐篷、排队上厕所,到营地餐棚打早饭。吃完饭,队伍在营地上热身训练。8:06,我们的队伍喊着“北大汇丰、海阔天空”口号冲出起跑线。一路上,第一梯队的队员领跑,体力比较好的队长刘波和队员陈漱文留在后面帮助第六位队员周峰,因为第六位到达的队员决定着一个团队的成绩。过了十二点,刘波、陈漱文和周峰距离终点一公里左右的时候,对讲机里传出第一梯队到达终点的消息,三人为之振奋,冲向设在昆仑障的终点。第一天,整个团队用时4小时07分。
5月22~25日,美国、法国、新加坡、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共计49家商学院的2000多名EMBA和体验者来到甘肃瓜州参加第十一届“玄奘之路”商学院戈壁挑战赛。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连续三年参赛,今年在院长海闻、院长助理欧阳良宜的带领下,全部队员平安归来,获得沙克尔顿奖。
去戈壁的路上,就听随行的志愿者介绍,莫贺延碛全年干燥少雨,年降水量在30毫米以下,昼夜温差极大,干热风和黑沙暴经常光顾。22日上午九点,当北大汇丰的队伍到阿育王寺的时候,那里的温度不到10°,穿单衣的戈友冷得直打哆嗦。我们正在“玄奘之路”的石碑前拍照,罕见的雨水开始降临,一个小时后,温度不见回升,小雨还在继续。到了十一点,雨终于停了,沙漠立刻就吸干了所有的雨水。鸣枪之后,随着戈友们进入赛道,扬沙和飞尘升入戈壁的天空,温度也随之上升,当天最高温达到22°。
赛程一共四天,第一天为体验日,从阿育王寺到破城子营地,全程约31公里,须在10个小时内完成。今年,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A、B队由院长助理、EMBA项目主任欧阳良宜教授带领,C队由海闻院长和刘时聿老师带领。从阿育王寺出发后,A、B队冲在最前面,C队分成四组队前行,一路保持整齐的队形,克服双脚磨出血泡的痛楚,互相鼓励前行。到了中途的补给点,海闻院长把四个小组队组织起来,50多人以两列纵队高歌前行,吸引了许多媒体和兄弟院校的关注。24日,新浪体育发表了一篇记者手记,封面选取了22日下午北大汇丰C队在一个河提上呐喊的照片,编辑还为此配了一个魏巍式的图说:“戈壁书:你是我见过最可爱的人”。
戈壁书:你是我见过最可爱的人
在补给点休息的时候,组委会的志愿者过来打招呼,看到64岁的海闻院长要走完全程31公里,表示特别惊讶,后来采访了海闻院长。组委会官方微信“玄奘之路”发表的采访文章,称海闻院长为“最年长的戈友”:
他是海闻,今年64岁。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原副校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坚持和北大汇丰的队员们坚持走完全程,他说,戈赛已经成为北大汇丰课程的一部分,在培养学员“能”和“智”的同时,还要教授“体”与“德”,在戈壁上很好地体现到这两点,走在戈壁上,让他想起了自己在黑龙江当知青时,在广袤的大地上干农活的岁月。
戈壁挑战赛一共四天,第一天为体验日。早上下了雨,再加上今年的气温也没有去年高,第一天偶尔也会看到漫天黄沙压顶而下,但是随着风力衰减,黄沙开始退去,还是有几次袭击到了人群。第二天,温度开始上升,戈壁又回到了往日的景象,有几段路都是沙尘暴遮天蔽日,天地昏黄。接下来的几天,天气几乎大同小异,除了烈日就是沙尘,早晚则伴随着一丝冰冷。
早上六点多,队员们就开始收拾一天的东西。各队在规定出发时间前5分钟从检录区进入出发区,每组间隔30秒顺序出发,由裁判长按照规定的时间宣布出发。24日,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最快的队员陈漱文,今年48岁,在砾石戈壁上跑完当天路程 , 用了4小时36分钟,个人成绩排在第16名。下午或者晚上回到终点,除了拉伸练习,队员们还要讨论第二天的战术,如果有队员受伤和受损,则要接受专业的医疗保健。今年我们的队伍中有一位资深的马医生,负责队员的健康。
部分AB队队员合影
破城子、昆仑障等营地都是一日之城,工作人员要在队员们来到之前建成,在他们离开之后拆除。23日早上7点40点,队员们收拾好自己的帐篷区,陆续到旗门处检录等待发令枪响,身后一台吊车和一台大型货车悄然开进营区,营地将搬到三十公里之外的昆仑障去。当11点多,第一名队员冲进旗门,营区主体搭建基本完成,14点过后,A队队员陆续到达,包括帐篷居住、会议、餐饮、供电、通讯、医疗等主要功能于一身的临时城市,在昆仑障下矗立起来,营地中央一支高杆上,彩旗上写着:“欢迎来到火星!”
第三天是最残酷的一天,实际路程约为37公里。在这一天,队员们要穿越各种各样的道路,先是乡间小道,后来是盐碱地、骆驼刺、风车阵、黑戈壁等。A队早在一年前就开始集训,但面对这样艰险的环境,还是颇有些挑战。队长刘波为了照顾队友,摔了两跤,皮肉受损,但坚持跑完全程。
25日是戈壁挑战赛的最后一天。早上4:50,周峰的闹钟就响了。最后一天B队先行,A队要自行收拾帐篷和行李。队员们已经在戈壁滩待了四天,住在帐篷里,刷牙、洗脸、沐浴在干涸的戈壁上是不可能的。脚上磨破出血后,袜子和血块黏在一起。离终点还有800多米的地方,杨勇、陈漱文、周伟峰和周峰四人的体力已经耗尽了,这时候欧阳良宜教授摇着北大汇丰的红旗出现在道路上,四人又鼓足气,冲刺到了终点,彻底完成了4天的比赛。据组委会发布的数据,北大汇丰以11小时15分钟41秒的成绩,完成了三天的赛事。
在西北的戈壁滩上,人们放下了自己的身份、地位以及财富,用自己的双腿走完了戈壁滩,一切都回到了一种原初的状态。到了终点,虽然大家身体带伤,体力几乎耗尽,但仍然把队友放在心间,B队帮A队搭帐篷,C队在终点等待着A、B队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