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些美轮美奂的敦煌石窟中,姿态各异、精妙绝伦的彩塑是其中光彩夺目的宝珠。它和石窟的建筑、壁画、遗书等水乳交融,相得益彰,既促成了石窟艺术的完美统一,又诠释了宗教艺术的神圣庄严,富有强烈的艺术和宗教感染力。莫高窟今存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代等彩塑3000余身,其中圆雕2000余身,浮塑1000余身,保存至今仍然完好的原塑1400余身。这些彩塑,无论是精湛的雕塑技艺,还是完美的佛教造型,都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是当之无愧的“人类文明的曙光”。
中国的佛像究竟源于何时呢?一般认为是汉代。东汉时期,迦叶摩腾、竺法兰翻译出了中国第一部佛教经典——《四十二章经》。在这本经书的序言中,记载了一则故事。东汉明帝刘庄永平七年(64),汉明帝在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一个金人,身体高大,头上散发着日月的光芒。第二天上朝,汉明帝询问群臣天神究竟是何人。傅毅说,这是西方的神,名叫佛。汉明帝于是派蔡愔、秦景、王遵等人去大月氏求取佛法,并绘制佛的形象,中国于是有了佛像。
敦煌最早的佛像诞生于公元421年至439年左右的北凉时期。这个时期的洞窟主要有第275窟、第268窟和第272窟。此时的洞窟中,主尊塑像只有一个,造型、衣饰等明显具有印度风格。如第272窟西壁穹窿顶龛内供奉的一身如来倚坐佛像,第268窟西壁圆券形龛内供奉的一尊交脚佛像。莫高窟最早的洞窟第275窟内目前存七尊塑像,引起了国内外彩塑专家的注意。在这个石窟中,主尊为西壁的弥勒交脚菩萨像,高3.4米,坐下两侧有狮子塑像。南壁、北壁上分别安置两个阙形龛和一个双树龛。南壁上东侧双树龛内供奉一尊思惟菩萨像,西侧两个阙形龛内各自供奉一尊交脚菩萨像,手印不同,北壁与此相同。
第275窟的主尊弥勒交脚菩萨像,背后有三角背靠,两旁有双狮侧立,头上是曲发三珠冠,脖子上和臂膀上有项饰和臂钏,胸部佩戴了璎珞,交脚而坐等等,皆具有浓厚的犍陀罗艺术风格。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早期弥勒信仰在民间十分流行,弥勒造像,尤其是交脚弥勒菩萨像在民间广为流传。在敦煌莫高窟中,除了第275窟外,其他如第246窟、第251窟、第254窟、第257窟、第260窟、第288窟、第290窟、第435窟、第437窟等窟内皆有此像。但是只有第275窟菩萨像是作为主尊安放在正壁的,其他的或者安置在其余墙壁上,或者安置在中心塔柱上。
3—1莫高窟第275窟西壁的弥勒交脚菩萨像
第275窟南北两壁上的佛龛,乃是由汉式的子母阙组成。阙形龛内塑交脚菩萨,表示弥勒菩萨住在“兜率天宫”说法普度众生,双树龛内塑思惟菩萨,表示思惟菩萨在树下修行佛学奥义。北壁上的思惟菩萨像,和后来北魏时期的思惟菩萨像颇有不同。这尊塑像坐在双树龛内,右脚平放在左膝盖上,上身前倾,右手残损,双目俯视。同为北壁上的交脚弥勒菩萨,宝冠上有装饰仰月形象。仰月形象还见于波斯银币和巴米扬石窟大佛像,和波斯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莫高窟中还有一些塑像也有这样的仰月冠,如建造于北魏时期的第248窟中心塔柱西向面佛龛南侧的胁侍菩萨。
3—2莫高窟第248窟中心塔柱西向面佛龛南侧的胁侍菩萨